德國移民福利令人稱贊,他們的高福利都體驗在哪里?
德國人很為自己國家的社會福利感到自豪。如果你在德國工作,每年有一個月左右的帶薪假,再加上法定節假日;生小孩第一年可以休育兒假同時領65%的工資,種種福利,不一而足。
但一項研究發現,在13個西歐國家和美國之間,德國僅位居中游。我們看看德國是否就是最好的福利國家呢?
全民醫保,看病不花錢
全民實行強制醫療保險,免費醫療。德國是第一個發明現代社會保險的國家,因此有健全的醫療保障制度。只要長期居住在德國的人必須購買保險,就不存在自愿或非自愿的問題,居住在德國的外國人也是如此。每月醫療保險費自動從銀行賬戶中扣除。
上保險有什么好處?簡而言之,看病不花錢,甚至在某種條件下還能報銷一些其他附加費用,如配眼鏡等。如果使用公共醫療保險,只要把保險卡交給診所或醫院,手續就很簡單。至于私人醫療保險,雖然醫生是報銷的,但他必須承擔一小部分藥費。公共醫療保險的成本較高,而私人醫療保險的成本相對較低。
當然,如果其中一個家庭成員工作,他可以增加購買家庭保險的金額,使他的配偶和子女也可以享受免費醫療。從這個角度來看,當一個家庭只有一個人工作時,所有人的保險實際上是以家庭為基礎的保險。這種以職工身份獲得的醫療保險屬于國家公共福利保險,所需的保險費用遠遠低于私人保險。
德國免費教育有悠久的傳統
在這個世界上,享受免費教育大餐的國家不多了,德國是其中之一。德國共有300多所高等院校,其中絕大多數是公立大學,私立大學僅僅是高等教育的補充,這點和英、美等國家有所不同。
德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教育屬州級事務,因此公立大學由各州的財政負擔,聯邦也給予部分補貼。大學支出的每一分錢都來自政府,包括教學科研人員的薪酬、校舍的建筑和維護、大學日常行政開支、學生補貼、免費的上網、圖書館大量的書籍等。
遺憾的是政府作為出資人在大學里一點地位都沒有,它不能決定或者影響大學內部的任何事情,包括校長和其他高級管理者的任免。校長和各學院院長由教授自己選拔,政府無權干涉。因此,校長和教授根本不買政府的賬,他們想做什么課題研究,不需要事先報批,也不需要任何人批準。
由于政府包攬了所有費用,大學的生存沒有任何問題,因此無需向學生收取學費。當然,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由于沒有學費的壓力,而且大學生可以享受國家提供的各種福利待遇,包括長期住廉價的學生宿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享受優惠等,所以很多學生不愿畢業。他們在校時間不受限制,而且允許打工掙錢。
德國這樣的免學費模式,讓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都能上得起學。對于有困難的學生,根據《教育促進法》,還可以申請無息貸款支付生活費用,等上班后再逐年還貸。
用稅收來培養納稅人的子弟是全民的共識。德國規定,大學經費必須由政府全額支付,而大學收取學費是違法的。政府作為出資者,只是經手人而已。德國民眾不必感謝政府,因為政府并非財富的創造者,而只是財富的調節者或者管家罷了。
德國的高速公路建設免費,通行也免費
政府并不想通過高速公路牟利,也根本不應該盈利。他們認為,暢通的高速公路有利于人員和貨物的自由、快速流動。如果中間設立收費站,會造成公路的擁堵,而且也給個人和企業增加負擔,從長期看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和經濟的穩定增長。同時,政府已經從民眾收取了稅收,當然要把錢用于服務民眾的項目。
德國人認為教堂與寺廟收門票是一種掠奪
去過歐洲旅游的人大概都有這樣的體會:多數景點不收費,即使是聞名世界的最高藝術殿堂盧浮宮,門票居然也只有12歐元(僅指自由行),星期天更優惠,而教堂根本就不收費。
曾有人提出過疑問:“為何歐洲人沒有想到收門票呢?如果收費的話,這是一筆多么可觀的收入?可見歐洲人沒有生意頭腦。”德國人告訴我,民眾交稅了,如果再收門票就是掠奪。這個道理也可以延伸到其他領域。
我們會對您的電話嚴格保密,請保持電話暢通。
公休假日可能會順延,請您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