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加速老去”的中國,馬克龍力推“法式養老”
在法國總統馬克龍1月初的訪華之行中,中法簽署了 “銀色經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可以預期的是,法國養老機構及其管理模式會被逐步引入中國私人養老服務領域。
加速“老去”的中國?
吸引法國企業的,顯然是中國的養老市場規模。隨行訪華的法國總統特別顧問弗朗就直稱:“雖然中國老齡化現象來得更晚,但老齡人口規模差不多是法國的10倍”。
事實上,截至2016年底,中國65周歲及以上居民已經超過總人口十分之一(10.8%)。不僅如此,據世衛組織評估,中國老齡化進程明顯快于其他中低收入國家:到2020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至2.55億,約占總人口比重17.8%;2040年,該比例更是將躍升至28%。
與此同時,我們也許不得不承認,整個社會還沒做好面對老齡化社會的準備,而長期照護的概念在中國也是近幾年才開始出現在政策視野中。
“大規模”集中看護是剛需?
對養老院持負面看法的群體也許不在少數。的確,人們需要父母幫忙帶孩子,當孩子長大后,年邁體弱的祖輩卻進了養老院,實在令人良心不安。如何讓中國年輕一代認同專業養老醫療機構的優勢,是外資養老院的市場推廣必修課。
然而,一類常見的觀點認為,對失能老人來說,去養老院純粹是“剛需”,和文化沒什么關系。為什么這么說?該看法的關鍵出發點在于“成本”。例如,根據上海交通大學章曉懿教授在2011年的上海市居家養老研究結果,對25.2萬享受居家養老服務的老人而言,首要需求是助醫需求與助潔服務。但眾多老人因較為高昂的單獨上門醫護與助潔服務而不滿。部分養老院模式支持者由此便得出結論:通過醫護型養老院集中式的運營,我們才能在相同預算下享受更完善的服務。
也許這類觀點有些絕對,畢竟單憑家庭或專業機構難以滿足不同年齡階段的差異化需求。更重要的是,我們應當看到,隨著長期照護行業勞動力的短缺,一些北歐國家已經出現了從以機構照護為主轉向居家和社區養老的趨勢。
話說回來,提到差異化服務,特別顧問弗朗就信心滿滿地表示,在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法國有能力帶給中國許多先進技術與經驗:“法國已經在這方面探索了20年,有了一批專業的企業和研究所。”
有“百年老齡化”經驗的法國
據法國國家統計及經濟研究所預計,2050年法國60歲以上人口與20-59歲人口的比率將達到頗為驚人的7:10。
在公關政策方面,除了加強資金補貼,法國政府試圖引導社會形成“預防是養老政策的關鍵”的共識。據報道,不同于德國和英國, 法國養老床位占用率一直以來都保持高位,而這很可能得益于法國養老領域嚴格的許可審批程序。
下文提到的一些法國企業為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提供了醫養結合解決方案:它們不僅開設醫護型養老院、有獨立生活能力老人的集體公寓,也全方位涉足養老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研發多類居家養老服務。
例如,法國Korian集團是歐洲最大的養老院經營機構,在全歐洲(法國、德國、意大利、比利時)共擁有715所養老院(其中超過600所醫護型養老院)、72000個床位。
另外,法國第二大私營養老機構歐葆庭(ORPEA)在法國擁有357家養老院、33122張床位。2013年,歐葆庭就已入駐中國,先后在上海和南京建立子公司。此次馬克龍訪華期間,歐葆庭還宣布在華建養老院。
對中國養老市場進行考察后,歐葆庭創始人讓-克洛德·馬里安認為中國現有養老機構整體可分為兩大類:1. 70%左右的養老機構屬于公立養老院,更適合未喪失自理能力的非高齡老人;2. 主要為富有的老年人群體打造的高檔“養老村”。在馬里安看來,該集團的主要優勢填補養老市場的巨大空白,為中國失能老人提供更完善的長期醫護服務。
目前進軍北上廣的多慰(Domus Vi)公司在法也擁有了318家醫護型養老院,并提供綜合護理和居家養老服務。
揭秘法國本土養老院驚人費用
在法國本土,養老費用情況究竟如何呢?我們先來看三個數字:法國平均退休金為每月1376歐元、最低養老金為803歐元(通過補助保障低收入老年人的最低生活需求)、全法養老院(包括公立、私營機構)均價為每月1740歐元(照料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服務均價則為1949歐元)。
不過,平均價格難以全面反映現實情況。例如,與協會或公共養老機構不同,自行定價的私人養老院(占全法醫護型養老院四分之一)均價高達2620歐元,在巴黎或上塞納省更高(3154歐元)。個別私營養老院的價格甚至漲到了5000、8000歐元。
長期看護人力短缺
不僅如此,昂貴月費也不100%代表更優質的服務:由于缺少政府補貼,私營養老院平均只能為每100名居民安排61名護理人員。相比之下,在較好的公立養老院,每100名居民能得到80名看護人員的照料。隨著老齡化現象的加深,勞動力短缺成為長期照護服務提供的難題。
參考法國國情,受不菲月費所苦的是那些收入“不上不下”的階層:低收入人群可獲來自社區和政府的補助,而收入超過3000歐元的老人往往有額外的房產收入,可以負擔這筆開支。如此算下來,因“過于富有”而無緣補助的群體在應對養老院花銷時最為吃力。據Korian的年度報告,在這種情況下,三分之一私營養老院居民不得不向子女伸手,有些人甚至需要依賴孫輩的幫助。
養老院成投資利器
在法國,私營醫療型養老院已成為值得考慮的投資產品:“投資11萬歐元,就可以在沒有太多風險的情況下獲得5%-6%的回報。 當然,盈利能力仍取決于入住率。這也就是為什么不少中介機構免費為老人聯系養老院的空房,以從養老院收取每人1200歐元的傭金。
我們會對您的電話嚴格保密,請保持電話暢通。
公休假日可能會順延,請您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