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負面消息那么多,為何我們還是前赴后繼地把孩子送去美國?
近年,關于留學生的負面新聞不絕于耳:校園欺凌、過度炫富、花天酒地、沾染毒品、跳海自殺、“海歸變海待”、留學年齡不斷降低以及部分留學生抗壓能力弱等等,令人們對出國留學心生疑慮。
然而,這些都不能阻擋中國人前赴后繼出國留學的步伐。2016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高達54.45萬,較2012年增長14.49萬人,增幅達36.26%,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留學輸出國?!笆澜缒敲创?,我想去看看”,依然是許多年輕人及其父母的心愿。
出國留學看似光鮮亮麗,其實背后有著許多說不出的艱辛。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留學相當于“洋插隊”,許多人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堅強,拾起了勇氣,當然最重要的就是有了責任感。
出了中國海關那一刻,他們就應該意識到,接下來的路,只能自己對自己負責。
在國內大大咧咧邊看手機邊走路的,出國后學會了觀察周圍環境,還去學個跆拳道保護自己;內向膽怯沒有朋友陪伴就不舒服的,后來獨自旅行周游歐洲二十國;過去花錢大手大腳的,自己在餐廳打工掙生活費。
任性莽撞的,慢慢地學會嘴邊常掛“sorry”“cheers”“no worries”;固執己見、唯我獨尊的,逐漸懂得傾聽不同的聲音,接納不同的意見……通過“洋插隊”,很多嬌生慣養的中國學生,都變成了擁有獨立精神的社會人。
留學就等于旅行?
從前很多人把出國留學稱為“鍍金”,如今可能連鍍個金都算不上了,有人說,充其量就是旅行。
事實上,留學絕不輕松,學業、語言、人際關系、生活習慣、文化沖擊……都是構成留學生各種壓力的“400擊”。留學圈有言:“睡眠、學業、社交,你只能擁有其二。”而最要命的是,想要攻克這一切,還都急不來。
語言上的挑戰,是所有留學生的致命一擊。在國內,你也許是輕松拿下專八、雅思8分的學霸,但初到國外,先別說在課堂上和本地人辯論,只是在快餐店點個單,和房東吵個架,你都會發現自己的英語水平被秒成了渣。
那晦澀的口音,當地常用的俚語,還有許多詞的各種用法,都會分分鐘讓你感覺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同時讓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引以為豪的“特長”,其實只是坐井觀天。
可你也別以為只要默默答題寫paper就可以歲月靜好了,國外的課堂極為重視“課堂討論”環節。如果因為沒有看閱讀資料或者毫無想法,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即使老師和同學不說什么,自己也會感到羞愧。更何況,你的老外同學們一點都不像電影里那樣吊兒郎當,全都是特別較真的“磨人小妖精”。
在這樣的環境下,即使你一開始只是抱著玩玩的想法留學,為了不負父母期望或者只是混一張文憑,還是得老老實實耕耘——沒日沒夜地閱讀材料,看不懂也得一邊查字典一邊死磕;一天三杯咖啡下肚,以至于畢業后為了長命百歲,這輩子都不敢再喝咖啡;一下課就默默蹲在不知是哪個世紀的圖書館寫paper、做assignment。這些,才是留學生們真正的“常態”。
當你熬過眼前這一切,當你和閨蜜聊天開口閉口都是費爾巴哈、??拢斈惆l現自己竟然一開口就是英音或美音,你才會發現留學真正“逼”你學到了很多東西。這也是很多中國學生千方百計要留學的主因。只有把自己拋入那個陌生的環境,才能不斷地突破自己。
留學可以為你提供“另一種可能”
留學固然有好有壞,但許多體驗,不留學可能還真的體會不到。
一個班上的同學可能來自全球十幾個國家(如果你是商科、傳媒專業,當我沒說),想要了解伊拉克、阿塞拜疆?班級聚會就是“聯合國”大會。去非洲做fieldwork(田野調查),和村民席地而坐,和官員談笑風生……都不在話下。
周末一到,國內的朋友還在糾結是去蘇州還是杭州,你已經隨手一按鼠標,買下了明天巴黎、下周柏林、下月羅馬的機票,深藏功與名。冬天去冰島看個極光,夏天去蔚藍海岸曬太陽,有空去時裝周轉轉,心情好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擺拍……隨便一發朋友圈,就會收獲無數個贊。
留學將會讓你的世界版圖越來越大。雖然不能確保你回國后定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也無法用數學公式來計算投資與回報,但卻可以為你提供“另一種可能”——讓你成為一個擁有國際化視野的世界人,一個心胸開闊的人。
周游世界三十國,都不如你在某個國家留學一段時間。只有真正在“別處”學習生活過,你才會真正與當地社會產生各種深刻的聯系:辦銀行卡、交房租、貨比三家買東西,以及各種不可避免的誤會和爭執……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清楚了解世界的方方面面。
我們會對您的電話嚴格保密,請保持電話暢通。
公休假日可能會順延,請您耐心等候。